阳江市海岸线长,河流山塘水库众多,水域情况复杂。为切实保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阳江市以“四个全面”为抓手,抓牢抓实防范学生溺水工作。
一、全面压实责任,构建群防群治严密防线。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今年以来,市领导多次指示批示,并召开会议,对全市防范学生溺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直各学校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各镇政府(街道)制定防溺水工作方案,各村居委会指定专人负责防溺水工作,并成立防溺水巡逻队;压实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责任,加强涉水场所安全监管,强化安全宣传和风险提示,全力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二、全面教育提醒,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家长责任意识。一是建立落实假期“每天安全提醒”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各学校的每个班主任,每天都围绕防溺水等内容,发送安全提醒,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截至6月11日,全市已落实安全提醒学校(幼儿园)994所,已发出安全提醒信息3.5万多条。二是落实教师包干、定期家访和电访制度,持续深入全面开展“阳光家访”活动。万师进万家,通过家访再次强调防溺水安全教育,并建立“特殊家庭、行为异常、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台账,有针对性地做好关怀、关爱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今年以来,走访重点人群家庭17801个。三是丰富防溺水教育形式。除了落实防溺水“八个一”活动外,部分学校还通过举办防溺水“六不”硬笔书法比赛、防溺水知识竞赛、防溺水安全卫士评选等强化防溺水教育。四是民政部门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双百社工、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册子、播放防溺水警示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组织有奖问答、悬挂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防溺水知识。今年以来,民政部门检查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数量达239次,劝阻学生远离危险水域人次90次,发送防溺水安全提醒718次,设置防溺水宣传志愿服务岗(社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412个,重点人群家庭进行走访次数1203次,依托学校、社工服务站等阵地防溺水安全宣传受益人次达5324人。五是市妇联、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实施了“智慧成长·共享阳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10场次,受益人数800多人次,制作和发放了防溺水宣传小册子2000多份,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了防溺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意识及自防自救能力。
三、全面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共治格局。一是邮递员化身防溺水“宣传员”。每年暑假期间,由全市65支城乡邮路队伍组成预防溺水“志愿者服务队”,沿途直达700多个行政村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沿途派发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巡查危险水域、劝离戏水学生,在村邮站(乡村党群服务中心)投放防溺水安全教育展架,在全市所有邮政网点ATM区视频机滚动播放防溺水宣传教育视频。二是消防救援部门制作了原创视频《“蓝朋友”教你防溺水与自救常识》,走进辖区学校播放防溺水视频、讲解救援知识等,积极联系辖区村委播放防溺水安全提示广播,深入社区老年群众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三是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青春自护·安全暑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座、有奖问答、交流分享、急救技能培训、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四是各级党委宣传部组织电视台、报社等,及时转载、推送相关宣传教育警示片及防溺水知识。如4月26日,阳东区融媒体中心在阳东发布视频号发布《做合格家长 预防儿童溺水》的视频宣传片浏览量90057次,转发1541次。五是发动全社会参与防溺水宣传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以“安全宣传咨询日”为契机,摆摊设点向群众派发防溺水宣传折页、毛纺袋、宣传扇等宣传资料,利用群众趁圩日开展“校园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派发防溺水宣传单,宣传防溺水工作。市公安局、民政局、卫健局等防范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县(市、区)、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宣传橱窗、LED显示屏、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资源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各村(居)委会以接地气的表达和通俗易懂的乡音在村委广播站进行防溺水宣传,部分镇村还用流动宣传车、手推音响等开展流动宣传,确保防溺水宣传教育传遍各个角落,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及家长,让全社会、全体家长和全体学生切实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取得良好的防溺水工作效果。如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述溺水案例,结合情景模拟,讲解野外危险水域的危害和游泳的注意事项,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施救急救方法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联合爱心企业,举办书法、舞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减少学生涉水活动。
四、全面排查整治,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监管。阳江市水务、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管理权限,全面摸排海、河、塘、沟、渠、坑和水库、湖泊等各类水域,评估风险等级,建立工作台账,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完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因地制宜配备必要救援器材,制定防溺水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市共排查溺水隐患点1248处,设置警示牌2000余个,深基坑回填3个。针对排查发现的危险水域逐一明确管理负责人、巡查责任人、巡查时间、巡查频次等,在假期期间加强巡查检查,及时做好劝阻、提醒等工作。